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指導重點場所、重點單位、重點人群做好防護,抓實抓細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結合夏季防控特點,修改完善后形成《低風險地區夏季重點場所重點單位重點人群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相關防護指南(修訂版)》。本指南只適用于新冠肺炎疫情低風險地區,中、高風險地區仍參照原版指南實施。
一、防控技術方案從50類增加至65類
與今年4月發布的《關于印發重點場所重點單位重點人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的通知》相比,機構、場所、人員防控方案從50類增加到65類,例如,增加了展覽館、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健身運動場所、旅游景點、游泳場所、公共浴室、進口物資轉運、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機構等場所,以及影劇院、游藝廳、歌舞廳(KTV)等密閉式娛樂休閑場所的防護要求,另增加了售貨員、食品消費者、食品從業人員、傷殘人士、教師的個人防護指南。
二、強調做好日常衛生防護措施
強調通風換氣、環境衛生與消毒、減少人員聚集、講究手衛生、分餐制、一米線等措施。要求重點場所從業人員要佩戴手套等。
三、戴口罩分類指導再次細化
居家、運動、戶外、公園、旅游景點,無須戴囗罩;
超市商場、餐廳、寫字樓、會議室、車間、校園內等,保持1米以上社交安全距離,可不戴口罩;
養老院、兒童福利院、精神衛生醫療機構等特殊場所內人員,無須戴口罩,工作人員、外來人員戴口罩;
影劇院、游藝廳和網吧、交通工具等相對密閉空間,公共場所服務人員、醫院就醫人員、職業暴露人員,戴口罩;
新冠肺炎確診、密接、疑似和無癥狀感染者、入境、隔離、發熱咳嗽等人員,戴口罩。
四、規范空調運行管理和使用方法
全空氣空調系統由原來要求全部關閉回風,調整為盡可能減小回風,增大新風量。
強調對冷卻塔等進行清洗,保持新風口清潔,定期對送風口等設備和部件進行清洗、消毒或更換。新風口和排風口要保持一定距離。
五、部分場所應堅持體溫檢測
社區、公園、商場超市、旅游景點、餐廳、銀行、理發店等可不做體溫檢測;
賓館、影劇院、游藝廳和網吧(咖)等空間相對密閉場所,養老院、福利院等特殊單位以及交通客運場站、學校、機關事業單位等要堅持體溫檢測,強化環境衛生與消毒等措施。
歌舞廳(KTV)、道路、水路客運和民航等要堅持“健康碼”檢查。
考慮到網吧、游藝廳、博物館、公共浴室、游泳場所等相對密閉通風不良的場所,在人員聚集時存在較高傳播風險,建議顧客縮短停留時間。
六、疫情防控規定應與風險等級調整相匹配
一旦從低風險調整為中高風險地區,要嚴格執行疫情防控規定,在劃定防控區域范圍內,重點場所、重點單位、重點人群要從嚴從緊落實防控措施,及時調整轉換相應的衛生防護要求。